1、 煤矿现场急救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煤矿现场急救的概念 当煤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由现场 工作人员对伤员 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包 括现场评估、呼救、解脱伤员、心肺脑复 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 目 的是使伤员得到及时正确的救助。减少伤 员痛苦、挽救生命、避免二次损伤发生, 强调现场性,非专业性。 概述 二 急救组织机构及管理 (一) 急救组织机构 1、 第一级急救机构:地面井口急救 站和井下急救站 2 、第二级急救机构:矿医院 3 、第三级急救机构:矿区总医院 第一节 概述 (二)、急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煤矿生产的各级部门都要设立相应的煤矿安 全急救管理机构,当发生事故时,统一指挥急救
2、 工作。协调参与急救工作的各个部门间的关系, 从资金、人员、设施等方面保证急救工作的正常 进行。要有发生重大伤害事故的紧急救护预案。 定期检查各级急救机构应对重大伤害事故的能力。 分析已发生事故的原因,从中找出规律,提出防 范措施,并做好对一线人员的现场急救知识的培 训计划。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现场急救基本原则 1、先看后抢。评估现场,伤情。 2、先抢后救 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伤员尽快脱离险境,移至安全地带 后再救治。 3 、先重后轻 对大出血、呼吸异常、脉搏细弱或心跳骤停、神志不 清的伤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昏迷伤员应 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伤口处理一般应先止血,后包扎, 再
3、固定,并尽快妥善地转送医院。 4、先救后送 现场所有的伤员须经过急救处理后,方可转送医院。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一、迅速判断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 1.现场评估内容 (1)注意现场是否仍有危险存在,评估 通风、顶板、瓦斯、水况、电气、机械等 因素,他们是否可能对救护者或伤员继续 造成伤害。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2)引起伤害的原因,受伤人数。 (3)现场急救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现场最需要何种支援,应首先采取的救护 行动等。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2. 伤情评估内容 现场评估后,进行伤情评估,检查病人 的意识、气道、呼吸、 心跳、瞳孔反应等 生命体征。发现异常,须先处理
4、威胁生命 的情况,并及时呼救。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二、呼救 1.向附近人群高声呼救:“快来人呀!这 里有人受伤,需要抢救!”以吸引附近的 同伴尽快参与抢救。比如:解脱伤员,在 抢救人的同时向上级电话呼救等。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2.拨打电话向矿调度室作紧急汇报。汇报 内容包括: (1)本人的姓名、身份。 (2)发现伤员所在的确切地点,引起受 伤的可能原因。伤员人数、大概伤情。 (3)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迷、 呼吸困难、心跳停止,大出血等。 (4)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如止血、 心肺复苏等。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注意: 呼救者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矿调度人 员先挂断
5、电话,然后再挂机,急救部门根 据呼救电话的内容,应迅速下达救护指示, 派出急救人员,及时赶到现场。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三、排除事故现场潜在危险,帮助受困人 员脱离险境 四、注意保护事故现场 一般不随意把伤员移出事故现场,但若 伤员处于潜在危险之中,应迅速将伤员移 出现场,置于安全地带施救,伤员出事位 置要作标记。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五、伤情检查及伤员分类 1伤情检查 要有整体观,首先要查出危及生命和可能致残的危重 伤员,切勿被局部伤口迷惑。 生命体征 判断意识,瞳孔,脉搏,呼吸 出血情况 伤口大量出血是伤情加重或致死的重要原因,现场应 尽快发现大出血的部位。 若伤员有面色苍
6、白,脉搏快而弱,四肢冰凉等大失血 的征象,却没有明显的伤口,应警惕为内出血。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有否骨折, 当发生骨折时,肢体会出现畸形,反常活 动,肿胀,青紫等情况。 皮肤及软组织损伤 皮肤表面出现淤血、血肿等。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2. 伤员分类 重大恶性伤害事故时,如果伤员较多,要 做伤员分类。 濒死伤员黑色标志 脑、心、肺等重要脏器严重受损,意识 完全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 第二节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危重伤员红色标志 多脏器损伤,多处骨折或广泛的软组织 损伤,生命体征出现紊乱者,是现场抢救 运送的重点。 如开放性气胸,颅脑损伤、 大面积烧伤等。 第二节 现场救护
7、程序及原则 中度伤员黄色标志 损伤部位局限,生命体征平稳,但失去 自救和互救能力,是仅次于红色标志需救 治者。 如单纯性四肢骨折。 轻伤员绿色标志 损伤轻微,伤口表浅,生命体征正常,具 有自救和互救能力者,可在处理完红、黄 标志伤员后再处理。如软组织挫伤,擦伤 等。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一、目的意义 心肺脑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伤员采取的急救 措施, 由于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导致全身重要脏 器发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脑。大脑一旦缺血缺 氧时间超过46分钟,脑细胞将发生不可逆性损 害。因此,在46分钟内,最好能在4分钟内立 即进行心肺复苏,在气道畅通的前提下用人工呼 吸补充氧气,用胸外心脏按
8、压使带有新鲜氧气的 血液到达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 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 减少“植物状态”的发生。 心跳、呼吸骤停后1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 者,救活率接近100%,4分钟内进行心肺 复苏者约有50%被救活,4-6分钟开始心肺 复苏者只有10%被救活,10分钟以上几乎 无存活的可能。因此,争分夺秒的现场救 护非常重要。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二、操作方法(CPR技术) 1.判断意识 成人轻拍肩部,问:“喂!你怎么 了?”。如果伤员对此毫无反应,则可判 断无意识。(图10-1)此步骤 10秒内完成。 若有意识,按要
9、求提供帮助,若无意识立 即呼救。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2.呼救 高声呼叫和请现场其 他人员参与抢救或电 话上报。(图10-2)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3.摆放体位 患者水平仰卧在平 坦的硬地上,现场要 求顶板完好,无淋水 等危险因素。若伤员 俯卧或侧卧,抢救者 应一手护颈,一手护 躯体,使其头颈躯干 在同一轴心上转动。 (图10-3)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抢救者跪在患者胸部 一侧,便于实施操作。 (图10-4)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4.开放气道 常采用仰头抬颏手 法: 即将一只手放在患 者前额上, 手掌用力向 后压,使将头向后翘, 将另
10、一只手的手指放 在靠近颏部(下巴) 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 向前抬起,使伤员头 部呈极度后仰状(图 10-5)。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对疑有颈外伤者应采 用托双下颌而不仰头, 即用双手(一边一只) 紧抓患者下颌角托起, 同时应小心地支持头 部不要后仰或侧转 (图10-6)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清除气道及口内异物(包括 呕吐物) (510内完成) 如果见到口内有异物或呕 吐物, 可以采用交叉手指 技术把口打开,作手指清 扫,对流体或半流体可用 食指、中指裹以纱布 擦去, 对固体则用食指作成钩状 将其取出,应小心勿使其 落入气道更深部位。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对气道有异物阻塞者
11、可采用膈下腹部冲 击手法(解除呼吸道阻塞 “海氏法”)即以一手的掌根部抵住患 者腹部中 线脐部上方位置,第二只手直接放在第 一只手上, 以快速向上冲击的动作压向患者的腹后 上方,每 次冲击都应是一次独立的明确的动作, 每次冲击 的目 的都是要解除气道阻塞。为清除气 道阻塞, (图10-7) 可能需重复冲击6至次.(图10-8)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6.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图10-10)保持气 道开放,救护者将放在伤员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 指捏紧伤员的鼻翼,以防止气体逸出。救护人深 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员的口唇四周,再用中 等力度将气体吹入伤员口中,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
12、术 同时观察伤员胸部 起伏。吹气完毕,救护者松开鼻翼,侧头吸入新 ( 图10-8) 鲜空气并观察伤员胸部下降,听、感觉伤员呼吸 情况,准备下一次人工呼吸。频率12次分, 先 吹两口,时间152秒次;每口气量700 1100毫升。 有效指征:胸部有起伏。无效可因 气道不畅或气未吹进。这时救护者会感到吹起困 难,需要尽快检查气道是否通畅,通常需要将伤 员头向后仰,重新打开气道。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7.判断心跳 一手仍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 使气道开放;另一手用食指及中指尖先触 及气管正中的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 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触摸颈动脉搏动(图
13、10- 11)。此步骤应在10内完成。如果触摸不 到病人的颈动脉搏动,而病人又无意识, 就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须立即进行胸外 按压。若有正常脉搏,只作人工呼吸。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8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按压部位:前胸正中,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图10-13图10-14)抢救者可将一手的食 指与中指拼拢沿病人一侧的肋弓向中间滑 移,在两侧肋弓的交点处摸到胸骨下切迹, 然后将拼拢的食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 迹上方,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此 掌根部即为按压区,固定不要移动。(图 10-12)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三节
14、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按压手型:此时可将定位 之手取下,而将掌根重叠 放在按压手背上,并作两 手的手指相互交叉以使下 面手的手指抬起,以避免 按压时损伤肋骨。(图 10-15) 按压用力方向:抢救者的 双臂伸直,两肘关节固定 不动,双肩在患者胸骨前 方正中,利用上半身体重, 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图 10-16、17)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按压节律: 按压应平稳而有节奏地进行, 不能间断,下压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按压至最低点处时应有一明显停顿,用力 应垂直向下不能左右摆动,放松时定位的 手掌根部不要移动位置,但应尽量放松务 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按压频率:1
15、00次/分。 按压深度:成人使胸骨下移35cm。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9.心肺复苏同时进行 心肺复苏一般同时进行,单人操作,每作 30次胸外按压,需作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2005年新标准),然后再在胸部重新定 位按压,如此反复进行,不能间断。做5个 循环后可以检查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有效时,伤员面色、口唇由苍白、 青紫变红润,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可终止复苏 术,将伤员转为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然后进行其他较轻伤的救护。如果没有复 苏征象,继续CPR复苏
16、术,直到复苏征象 出现或有上级医生指示,方可停止复苏术。 第三节 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10胸外心脏按压禁忌症:严重胸壁外伤 造成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廓塌陷者;胸廓严 重畸形者。 表10-1 CPR各步骤操作时间 时 间 程 序 重 点 4-10 判断意识、高声求救、体位 回忆CPR程序 5A开放气道、检查呼吸通畅气道 5B吹气两次的人工呼吸注意胸廓起伏 5-10C检查颈动脉搏动不花费更长时间 40 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 按压部位、方向、力度 5 检查呼吸、循环 如无呼吸、脉搏,继续 继续CPR以30:2重复,每5个循环,重新评价呼吸、循环 第四节 创伤的现场救护 一创伤概述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 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创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机械、 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造成的机体损害; 狭义的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 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第四节 创伤的现场救护 (一)、创伤分类: 1、按致伤因素分类:如刺伤、切伤、坠落 伤、砸伤、撞伤、电击伤、压伤等。 2、按受伤部位分类:头颅伤、颜面部伤、 颈部伤、胸腹部伤、会阴部伤、四肢伤、 手